接下來的日子簡直是水深火熱,暗無天日。餐館的老板極其苛刻,什么臟話累活都扔給我(廢話,干的就是打雜的),我的主要任務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飲料,以及頻繁地炒飯,有一段時間我連做夢都夢見自己在炒飯。
當然還要聽命于其他店員的指使,哪里垃圾該到了,哪里廁所堵了,他們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顛屁顛地去解決。店里打工的人個個都粗鄙不堪,沒有文化,沒有綠卡,不會英文,但我是新來的,而且職位最低,自然沒有地位。
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個房間里,完全沒有隱私。他們睡覺打呼,這對睡眠極淺的我來說又是一種折磨,常常整夜整夜地睡不著,第二天起來干活根本沒精神又要被人罵。
空閑的時候想起學校的環境,心里似乎隱隱地開始想念。在外地打工最要命的是一個星期才休息一天,根本來不及回紐約,于是就要一個人孤獨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呆著直到暑假結束。
有天晚上收工后我一邊洗澡一邊回想自己的“人生”,我一個有身份,會英文,前途一片光明的未來國家棟梁,為什么要淪落至此被一群連身份都沒有的粗人頤指氣使?!轉念一想,不就吃點苦嗎?我一大老爺們有什么忍不了的?又一想我平白無故為什么要在這看人臉色累死累活?又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無依無靠,一時之間悲憤交加,竟然開始嚎啕大哭,收都收不住。
堅持了一個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收工后老板把我叫住,把工資遞給我,讓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
我又懵了:我被炒了?
老板接著說,你干不了這活,這不是你該呆的地方,我早看出來了。
我又悲又喜。
悲的是原來我心高氣傲其實連打雜的活都干不好,喜的是終于要脫離苦海了。手捧著沉甸甸還帶有濃濃油煙氣息的工資,我坐上了回紐約的長途巴士。
打開窗,聞著帝國之州彌漫著的自由空氣,我感覺自己又活過來了。攤開雙手一看,以前從來沒干過粗活,現在因為打雜手上全是裂開爛掉后重新長出來粉紅的新皮,連指紋都磨沒了,就我這手現在去犯罪都不用戴手套的。摸出工資數了數,將近2000美元,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血汗錢。
回到家一陣忐忑,以為我爹要把我收拾一頓,說了整個暑假都得打工這才過了一半就灰溜溜回來了。沒想到他不但沒有責怪,語氣似乎還頗為贊賞地來了句,“嗯,比我預料中堅持得久”。
我正懵的時候,他又意味深長地說了一頓讓我心驚肉跳的話:
不是每個人都得循規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學,上完大學去公司當上班族的。只不過如果不走這條相對輕松先苦后甜的路,那擺在大多數人眼前的選擇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
有的人沒有條件也沒有選擇,只能干粗活,那沒什么好說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條件和機會卻任性地放棄錯過了,將來可是要后悔莫及的。當然,要是有人天賦異稟3歲識譜5歲編曲或者18歲就能打NBA那這些話不適用他。否則,好好讀書永遠不會讓人吃虧。
我現在當然知道自己屬于干不了粗活又不會識譜更打不了NBA的那類人了。新學期開始后我就再也不憂郁了,什么漢堡難吃同學難相處,都是慣的。經歷過這么一場磨難,從此以后我是吃嘛嘛香,睡哪哪甜,看同學們個個可愛純真,老師們個個慈眉善目。
把高中落下的課補上后又順利上完了大學,遇到挫折想放棄的時候就在腦海里回想當時打工的痛苦經歷,就能咬著牙堅持下去,直到現在當了個相對來說還滿輕松的小白領。
因為有那段經歷,我感覺自己對事物的容忍度提升了不少,如果要在公司搬個箱子移個桌子也會樂意幫忙絕不會擺出高姿態說“It's not my job”要等別人來做。
但這一切的前提是,我順利完成了學業,我才能找到一份相對來說不錯的工作。我不敢想象當初要是自己真的輟學了,我現在會在哪個餐館打雜或是哪個菜市場宰魚的情景,到那個時候可不是“體驗人生”想什么時候喊停就喊停的事兒了。那種日子將會是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每天早上睜開眼到每個夜晚閉上眼的真實生活,而且這樣的生活是沒有盡頭的。
我當然不是說不屑這些工作低人一等,而是我清楚意識到了自己根本干不了除了穩穩當當上完學后當上班族以外的活。事實上我也確實享受現在的工作和生活。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非常不齒這段打雜的經歷,在同學朋友們面前從來不敢提起,心里似乎覺得干了什么丟人的事。但現在回頭看,我非常慶幸自己的這段“慘痛”經歷讓我沒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上彎路。
當然,初到異國對身份的疑惑和對未來的焦慮并沒有馬上就被消除了。但我意識到了比解除迷茫更緊迫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真的退學后我要如何生存,之前只是在年輕的腦子里走馬觀花一樣想了一遍就以為看透了人生,現在有了切身體會,才知道人生不易,這就是這件事情的全部意義。
如果以后我生了個兒子說不想上學,我壓根就不跟他講道理,直接讓他去體驗一段他除了上學這條路以外他將可能要過的生活。如果他覺得自己干得高興地很,那我沒話說;如果他體驗后覺得干不了,自然會跟當年的我一樣乖乖滾回學校啃書本。
他要是問為什么他非要去體驗,我就告訴他:
因為我是你爹。
以上素材源于網絡,子謙心理為您精心推薦。
上一條: 子謙心靈成長沙龍第133期通知
Related recommendations
相關推薦